东晋 贾彬《筝赋》
温颜既授,和志向悦,宾主交欢,声铎品列,锺子授筝,伯牙同节,唱葛天之高韵,赞《幽兰》与《白雪》,其始奏也,蹇澄疏雅,若将畅而未越,其渐成也,抑按铿锵,犹沉郁之舒彻,何以尽美,请徵其喻,剖状同形,两象著也,设弦十二,太蔟数也,列柱参差,招摇布也,分位允谐,六龙御也。
赏析:
此赋作者贾彬和上篇作者陈窈同样没有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只是在《隋书.经籍志》中收录了车骑长史《贾彬集》。
这篇《筝赋》一开始描写了一场高规格的宴会的宏大场面和和谐气氛,接着描写筝曲得高雅肃穆,在艺术手法上同样引用了伯牙和子期的典故,并且感觉还不足以突出这种高雅,继续引用了《幽兰》和《白雪》这两首著名雅曲来突出高雅。下面几句写乐器的演奏过程,有开始时的欲露还藏的含蓄之美(蹇澄疏雅),还有中间的缓缓舒展之妙(若将畅而未越),再到后来的酣畅淋漓,抒怀尽兴的完美演绎(抑按铿锵,犹沉郁之舒彻,何以尽美,请徵其喻)。最后作者用了天地二象,日神驾驭六龙来比喻赞美筝的外观和设计的合理。
通观这篇筝赋,虽然看似是从雅乐的视角和儒家天人感应的独特观点来描绘和解说筝与筝乐的,实际上与上几篇筝赋内容比较雷同,文学性也一般,基本上没有什么哲理性,勉强凑个数吧!